肥城白云書院
- 企業性質:民辦企業
- 所在地區:濟南
- 注冊資金:0萬元 人民幣
- 企業官網:http://
- 員工人數:100-499人
- 公司地址:山東省肥城市白云山

公司介紹
概要
肥城市白云書院位于肥城市白云山東麓是由肥城著名文化學者侯慶橋先生創建。其宗旨是:學本開新、知識益智、崇德立身、達理廣業。努力追循孔子儒學文化,大力弘揚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白云書院是一個開放性的文化學術機構,書院的功能目標是:學術論壇,培訓基地,游學營地,研究重地。
歷史淵源
肥城白云山位于中華于泰山西麓肥城市城區西南,南鄰圣人孔子故里曲阜。白云山是肥城的文化名山,海拔180米,東西綿延約20余公里,東部為白云山公園,中部為鳳凰山,西部為米山。相傳,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至齊國,出汶水經此山,遇急雨,淋濕書簡,地面也泥濘難行,便在山腳下留宿,翌日天明,發生了很神奇的事情,東陽盛耀,山上白云繚繞,虹彩隱現,甚似仙境,孔夫子嘆贊不已,告訴眾弟子說:此山為修學之上境。遂稍歇以游,率弟子于山下曬書、說教,后世人因仰思圣德,于白云山中段鳳凰山腳下建祠塑像祭祀,即“曬書城”。 公元前479年,孔子仙逝,72賢弟子有子(有若)返肥,訪尋至白云山,遵孔子愿,設壇施教,推行“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第一》, 遍播孔子思想,與曾參編撰完成《論語》。死后葬于肥城,魯悼公親臨吊唁志哀。古肥邑文化繁榮昌盛,皆由此緣故,至今已有2500余年,故淵源可溯。今有肥城侯慶橋廣聯海內外文化界知名學者和社會名流于甲午年元月在白云山公園創建白云書院,追循孔子,大力弘揚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人類文明進步、發展。其宗旨是:學本開新、知識益智、崇德立身、達理廣業。白云書院是一個開放性的文化學術機構,書院的功能目標是:學術論壇,培訓基地,游學營地,研究重地。
肥城市白云書院位于肥城市白云山東麓是由肥城著名文化學者侯慶橋先生創建。其宗旨是:學本開新、知識益智、崇德立身、達理廣業。努力追循孔子儒學文化,大力弘揚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白云書院是一個開放性的文化學術機構,書院的功能目標是:學術論壇,培訓基地,游學營地,研究重地。
歷史淵源
肥城白云山位于中華于泰山西麓肥城市城區西南,南鄰圣人孔子故里曲阜。白云山是肥城的文化名山,海拔180米,東西綿延約20余公里,東部為白云山公園,中部為鳳凰山,西部為米山。相傳,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至齊國,出汶水經此山,遇急雨,淋濕書簡,地面也泥濘難行,便在山腳下留宿,翌日天明,發生了很神奇的事情,東陽盛耀,山上白云繚繞,虹彩隱現,甚似仙境,孔夫子嘆贊不已,告訴眾弟子說:此山為修學之上境。遂稍歇以游,率弟子于山下曬書、說教,后世人因仰思圣德,于白云山中段鳳凰山腳下建祠塑像祭祀,即“曬書城”。 公元前479年,孔子仙逝,72賢弟子有子(有若)返肥,訪尋至白云山,遵孔子愿,設壇施教,推行“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第一》, 遍播孔子思想,與曾參編撰完成《論語》。死后葬于肥城,魯悼公親臨吊唁志哀。古肥邑文化繁榮昌盛,皆由此緣故,至今已有2500余年,故淵源可溯。今有肥城侯慶橋廣聯海內外文化界知名學者和社會名流于甲午年元月在白云山公園創建白云書院,追循孔子,大力弘揚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人類文明進步、發展。其宗旨是:學本開新、知識益智、崇德立身、達理廣業。白云書院是一個開放性的文化學術機構,書院的功能目標是:學術論壇,培訓基地,游學營地,研究重地。